(一)零件程序的輸入
(二)譯碼
所謂譯碼,指的是將輸入的數控加工程序段按一定規則翻譯成數控裝置中的計算機能夠識別的數據形式,并按約定的格式存放在指定的譯碼結果緩沖器中。
(三)刀具補償
經過譯碼后得到的數據,還不能直接用于插補控制,要通過刀具補償計算,將編程輪廓數據轉換成刀具中心軌跡的數據才能用于插補。刀具補償分為刀具長度補償和刀具半徑補償。
1.刀具長度補償
在數控立式銑鏜床上,當刀具磨損或更換刀具使Z向刀尖不在原初始加工的程編位置時,必須在Z向進給中,通過伸長(見圖1)或縮短1個偏置值e的辦法來補償其尺寸的變化,以保證加工深度仍然達到原設計位置。

在圖1中,所畫刀具實線為刀具實際位置,虛線為刀具編程位置,則刀具長度補償控制程序如下:
設定H01 = -
4.0 (偏置值)
N1 G91 G00 G43 Z-32.0 H01;
實際z向將進給-32.0+(-
4.0) = -36.0
N2 G01 Z-21.0 F1000;
Z向將從-
36.0位置進給到-57.0位置。
N3 G00 G49 Z53.0;
Z向將退回到53.0+4.0,
返回補始位置。
2.刀具半徑補償
刀具半徑補償是指數控裝置使刀具中心偏移零件輪廓一個指定的刀具半徑值。根據ISO標準,當刀具中心軌跡在程序加工前進方向的右側時,稱右刀具半徑補償,用G42表示;反之稱為左刀具半徑補償,用G41表示;撤銷刀具半徑補償用G40表示。
刀具半徑補償功能的優點是:在編程時可以按零件輪廓編程,不必計算刀具中心軌跡;刀具的磨損,刀具的更換不要重新編制加工程序;可以采用同一程序進行粗、精加工;可以采用同一程序加工凸凹模。
(四)速度控制
在零件數控程序中,F指令設定了進給速度。速度控制的任務是為插補提供必要的速度信息。由于各種CNC系統采用的插補法不同,所以速度控制計算方法也不相同。